广州打造国家综合货运枢纽,广州发力三大补链强链领域
参考:广州交通 时间:2024-03-30
广州是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城市,是华南地区唯一,在硬件、软件、机制三大领域强长板、补短板,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提供支撑。
广州明确了三大补链强链领域,即硬件(基础设施)、软件(信息系统)和运营机制,谋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共25个。截至目前,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堆场三期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;南沙港南站货场设施改造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;广州航空物流公共服务平台(一期)已完成平台首期建设,正在推进平台下一阶段功能开发建设;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项目(广州国际物流产业枢纽)目前正在施工建设……
打造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过程中,广州正持续完善货运布局。围绕多条交通大动脉,将形式比较单一的公路货运站在周边布局,同时联合周边城市对部分物流园区进行疏解;提升功能布局,以白云机场、南沙港区、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等连点成线、以线带面,对外辐射。广州发力三大补链强链领域如下:
广州发力三大补链强链——硬基建
自动化提高吊车司机效率
在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码头,基础设施吞吐能力提升,货运装备智能化、自动化水平同步升级。在大流通、自动化双重加持下,从海外到港的货物可以实现快速的流通与中转。以最近到港的榴莲快线为例,进口榴莲从船舶到江南果菜批发市场的水果摊上,算上过关时间,只需2个小时。
近日,记者来到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的海港核心支撑项目——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码头,其堆场三期工程项目于不久前竣工,新增堆场通过能力166万标准箱,与堆场一期、二期项目形成集装箱年通过能力297万标箱的自动化堆场集群。
南沙三期工程技术部副经理容梓豪告诉记者,目前南沙港区三期码头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600万标准箱。“堆场三期工程投入使用后,上下游产能都进一步跟上,码头可以更好地起到枢纽作用。”
记者看到,载着集装箱的拖车开至堆场后,轨道式起重机在人工操作下,将货物吊起,随后便开启“自动模式”,将货物自动放置在堆场内,系统还会自动生成集装箱进出堆场的最优路线。“以前一个吊机司机只能操作一台设备,现在一个吊机司机可以操作三四台设备。”容梓豪说。
南沙港只是货运枢纽硬件建设的缩影。广州正推动建设东部公铁联运枢纽、南沙港南站、白云机场4号货站等陆港、海港、空港等9个货运枢纽基础设施项目。2022年度综合货运枢纽项目新增或改造累计面积为154.09万平方米、集疏运线路新增或改扩建累计里程为59.44公里、设备更新升级累计数量为51个。
广州发力三大补链强链——软联通
货物下船后可直接上火车
“优先支持铁水联运型、空铁联运型枢纽”,被写入两部门《通知》的总体要求和目标。在南沙港,正是“铁水联运”的典型场景——海铁联运。
铁路直接伸到港口,货物装上火车后,沿着铁路去往内陆腹地。要做好“海铁联运”,关键在“联”。
除了“硬基建”,物流还要加上“软联通”,才能发挥最大效能。过去,从南沙港码头到南沙港南站是从监管区到非监管区,货车需绕行外部市政道路通行,即“外拖”。在货场信息化改造后,南沙港南站货场也被纳入海关监管区,货物下船后可由拖车经内部道路直接运送到南沙港南站装上火车,即“内拖”。广州港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合顺表示,“内拖”代替“外拖”,从体制机制方面真正实现一体化运营,实现了南沙港码头与南沙港南站的内部互通,效率大增。
“海铁联运相较于公路运输成本更低,而且在时间上也更有保证。”陈奕铨表示。主要从事木材进口的广州洲集迩汇供应链有限公司,就尝到“软硬联通”带来的红利。公司总经理俞文尔说,他们的货物从国外航运到南沙港区,清关后用火车发往江西、湖南、重庆等地。“以货物发往重庆为例,过去的水运路径大约需要20天到25天。现在通过南沙港铁路,3天前发出的货今天就到了。”
随着南沙港铁路开通运营,广州打通了大湾区海铁联运的黄金通道,常态化运行海铁联运班列36条,实现从“港到港”到“端到端”运输模式的升级,2023年1-7月南沙港区完成海铁联运箱量16.2万标箱,同比增加11.5万标箱,增幅达244.7%。
广州发力三大补链强链——新机制
“单一窗口”机制提高效率
据悉,自2022年12月试运行以来,通过广州“单一窗口”在广州航空物流平台累计注册企业113家,为6.8万家航空跨境物流上下游企业提供服务,完成报关单超过46万票,每票货物平均节省纸质单据5份以上,预计每年为企业降低通关物流成本1000万元以上。
广州北部,一架架飞机起落,“单一窗口制”让航空进出口降本增效,企业“少跑腿”。2022年12月,依托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的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(简称广州航空物流平台)试点建设完成,构建起航空“通关+物流”电子货运生态圈,推动各部门信息化系统统一对接航空物流平台,有效提升了口岸通关效率,降低了企业的通关物流成本,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。
“利好看得见。”欧华国际货代关务经理王瑞禄告诉记者。他表示,过去货物出口要到第三方平台录入运费数据,录一票数据36元,而他所在企业一个月录入的数据数量在4000票左右。广州推行“单一窗口”机制后,像王瑞禄一样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从业者可通过“单一窗口”免费录入数据,能省许多钱。
“单一窗口”还让企业“少跑腿”。“我们通过‘单一窗口’就可以申报报关。以往,如果有一些国内中转航班,则需要工作人员到现场柜台录入数据,现在在交通运输部门和海关部门的支持下,国内中转航班也可以提前报关,‘单一窗口’系统自动触发运抵数据,不需要工作人员再跑去现场,省得企业跑腿。”王瑞禄说。据统计,“单一窗口制”实行后,减少企业跑腿次数4次以上,提货速度缩短了3个小时。
[广州打造国家综合货运枢纽,广州发力三大补链强链领域]https://www.sunhay.net/information/Field-news/451.html